浙江在线 | 浙江新闻 | 浙江日报 | 潮鸣天下 | 彩票 | 杭城就医挂号 [加为收藏] [设为首页]
我要投稿 ·我要报料 ·《德清新闻》数字报 ·新闻热线:0572-8889090
网站首页 | 新闻中心 | 时政要闻 | 社会民生 | | 乡镇 部门 | 德网专题 | 德清旅游 | 网上道德馆 | 拍卖公告
文字:   打印

许勋:燃烧生命的人
www.dqnews.com.cn 2010-05-26 德清新闻网

    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: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微博、微信、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德清新闻网”,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。如有违反上述规定,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

  2004512日凌晨2时,黑夜如磐,细雨乱飞。他燃尽了最后的生命之火,带着对生命的无限留恋、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挚爱,离开了亲人、离开了岗位、离开了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德清大地,永远地走了……

 

  是年,他47岁。这一日,是他与病魔进行顽强斗争的两年两月零六天。他就是许勋同志——原《莫干山报》记者、副总编辑,德清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副主任。

  在武康镇广爱路许勋的旧居。哀乐低回,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。一排排花圈寄托着人们的哀思,从家门口向路的两端蜿蜒开去,一边摆排到春晖街,另一边延伸到了千秋街……

  守灵的亲属、同事,在许勋的遗体旁点燃了一张又一张新闻纸。期望着铅字、图片化为一缕缕青烟,能飘进他的世界,告慰他不死的灵魂……

理想的火种——

当记者,颂扬先进、反映民声

 

  许勋曾在多种场合对人说过:“我从小就有一个理想,就是成为一名新闻记者,颂扬先进、反映民声!”这个理想就像一粒扑不灭的火种,始终在他的心底燃烧。

  许勋出生于1957年,1973年初中毕业后。当年就下放到原千秋公社千秋大队龙门生产队插队落户。和农民们一道插秧、收割、养猪、挑河泥……

  那个年代,农村劳动繁重而生活单调,没有电视机、收音机,报纸也是屈指可数,农村看报的人也很少。但许勋作为知识青年却特别喜欢看报。从报纸的版面上找到了自己的乐趣。

好在千秋大队离公社近。每当忙完农活空闲下来,许勋就隔三岔五地来到公社党委办公室看报。即便就是农村“双抢”季节,许勋也挤到晚上来看报。

  已经退休的许伯庸曾当过《武康报》记者,当时在千秋公社办公室工作。他说起许勋那时挤出时间来办公室读报纸,记忆犹新。“许勋对新闻很感兴趣,一有好的新闻,我们就一起讨论。他时常期望自己当上一名记者,也能写出人们争相传阅的文章。”

  每个识字的人几乎都看报纸。但是许勋的读报已经和自己的理想联系了起来。

  1977年年底,许勋上调,被分配到德清绸厂工作。起初的活是给纺织机加油。当时在一起的工友清楚地记得:许勋油乎乎的裤子后兜里总是塞着各种报纸,一有空闲,许勋就蹲在车间的角落专心读报。车间的隆隆机声、嘈杂的喧闹声,并没有影响他的读报兴趣。同时,在饭前、饭后的休息时间,许勋就把报上的新闻讲给大家听。

  工友苏玲、傅新明、赵欣回忆说:我们休息时最爱听他讲新闻故事。我们至今都不明白,他是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报纸?

  许勋不仅爱读报,更爱写新闻。在德清绸厂工作时,许勋就喜欢写些小通讯,这些小通讯时常送到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,还经常在厂区内的墙报上登载。时任德清绸厂党支部书记的姚玉琴说:那时候,厂里只要有好人好事发生,无论是车间里捡到饭票上交,还是帮助请假职工顶班的好人好事,许勋都会及时地把这些内容写到墙报上去,很讲究新闻的“时效性”。一开始,大家还觉得许勋有点“小题大做”,怎么一丁点儿事情就往墙报上写啊?一些工人的事迹上了墙报后,自己觉得挺不好意思,但许勋却乐此不疲。慢慢地,同事们都习惯了许勋的通讯报道和墙报的存在。

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中国社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期。各种利益格局开始分化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,国有企业改革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等在当时都是重大的问题。许勋讷于言而敏于思,他始终关注这些重大的问题,善于思考,仗义执言。

  许勋由于工作地出色,调入了德清绸厂工会。他既写大量的工会信息,也写研讨文章。他不光写自己厂里的事情,还写社会上的问题。据县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姚黎明回忆:当时县总工会向上报送的信息,反映社情民意、群众呼声的很多,许勋就是其中最主要、最积极的参与者。他看问题比较尖锐,而且敢写、敢说、敢暴露问题,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。

  那时候的许勋,已经有一些专业记者的风采了。认识他的人都说,许勋做事情非常认真,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事情,他就一定要和人争到底,有了问题,他经常会和人争论探讨。

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,许勋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,朝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踏进。许勋内心的火种,也在这个大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,渐渐燃烧起来。点亮自己,也温暖别人,更是光照着事业。

 

 

 

页

 

许勋在办公室写作新闻报道时的情景

 

 

记者的典范——

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

 

  “许勋是一名好记者,是德清土地上诞生的‘穆青式’的人物。” 原莫干山报社总编辑陈妙秀谈起许勋,一脸凝重,几乎是一字一句。

  1993年,是德清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德清大投资、大发展,经济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。县委决定创办机关报《莫干山报》,当时在县委报道组工作的陈妙秀担纲组建。许勋,德清绸厂的一名优秀通讯员,马上列入了陈妙秀“组阁”的视野。几经周折,许勋终于跨进了莫干山报社的大门。

  新的报纸、新的单位、新的事业。许勋如鱼得水,其内心的火苗,如遇春风,迅速燃烧起来……

  作为新闻记者,许勋是德清较早关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有识之士。报社创办初期,苏南昆山市委党校马校长来德清作报告。其依托昆山经济强劲的发展动力,慷慨激昂,侃侃而谈。许勋一篇《听了马校长的报告,我们还坐得住吗?》,恰如其分地报道了德清与昆山经济、昆山精神上的巨大差距,在德清上下引起广泛共鸣。

  1993年,时代对德清也不薄。那年,德清首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“百强县”。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县域为单位进行经济发展状况排名,揭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,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竞争性。在德清上下为第一次进百强而欢欣鼓舞时,许勋以记者冷静的思考,撰写了述评《前有标兵,后有追兵》,而且大有标兵越来越远,追兵越来越近之态势。

  许勋,宽阔的前额,稀疏的头发翻卷着,恰像一团燃烧的火苗。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,他的眼睛近视,但是看问题的眼光却是犀利、敏锐、深远的。

  许勋说做人特别是当记者,就是要正直,敢于讲真话。许勋在德清绸厂时,曾被选为原城关镇人大代表。他的生前好友、县信用联社副主任魏律明回忆道:许勋在担任城关镇人大代表时,履行职责非常认真,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,但是反映一个环境污染问题时,他在会场上慷慨陈词。后来在一项表决中,许勋扬臂投了惟一的一张反对票,许多人都对他侧目相看。

  谈起许勋,许多人都会讲起他采写的一批舆论监督稿件。1995年的秋季,在东部乡镇的一座民房里,一根自来水管子正在向酱油酿制缸注水,几个伙计一边搅拌,一边向缸内加料……在现场的许勋克制着愤怒的情绪,冒着不怕打击报复的勇气调查取证,以最快的速度,在第一时间赶写出了批评报道,把这家制售伪劣酱油的作坊曝光于读者面前,引导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取缔。

  爱憎分明,许勋的爱是大爱,憎是大憎。也惟有这大爱大憎,才使许勋的文字在揭露以外,更洋溢着散发着建设性的、创造性的思想。

  翻开厚厚的两本德清报业丛书,翻阅《莫干山报》1993年到2003年的合订本,许勋的名字和作品显得分外抢眼,《德清:发展高中段教育已迫在眉睫》、《愿机关不闻扑克声》、《我们正在享用卫星》等等……提起许勋这些作品的题目,读者都会想起文章发表的背景以及文章里的段落和精彩的语句。

  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、体验生活,在许勋的新闻生涯里随处可见。本世纪初,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,德清农村出现了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的苗头。在一次会议上,许勋从钟管镇领导那里偶然得到这一信息,他马上意识到苗头问题的重大意义。当记者从农村带回经营大户向承包户租赁土地后,破除田埂,承包户的承包权益只留在土地册上时,许勋敏锐地感到,承包户的承包权已如股票一般虚拟了。“土地是农村最大财产,承包权虚拟化,是农村土地制度上的一项突破,将产生极大的影响”。《钟管农民有了“股票田”》见诸报端。经《人民日报·华东新闻》和《报刊文摘》头版头条予以转载后,“股票田”一词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热点。此稿经《湖州日报》转载后,获得了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。

作为记者的许勋是快乐的,浑身充满着一种激情和智慧。无论是同事还是读者,不论是从报纸版面上还是从他身上,都能够感受到他生命燃烧的火光。

 

胸中的大局——

关注德清发展,运筹报纸版面

 

  1996年,许勋被任命为报社编委、副总编辑。职位变了,责任重了,但是许勋不变的是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和对德清大地的关注。他常说,“新闻官不是官。”

  报社在发展,报纸的版面在逐年扩大,人员在增加。许勋作为分管新闻采编业务的副总编,担子也更重了。他的工作时间也延伸到晚上、深夜……

  许勋坚持写稿,出去采访少了,他就以“一丁”的笔名写言论、评论。《愿机关不闻扑克声》就是他那个时候的作品,出现了一批针砭时弊的好作品。

  作为分管新闻业务采访、编辑的副总编辑,时常会遇到因为稿件引起的纠纷,在很多时候,许勋都是主动站出来为记者挑担子。曾经有一位记者因采访发表了农村老人之间的一起争执事件,其子女恼怒地找到报社,要与记者交涉。许勋出面接待,既好言相劝,又对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拒绝。事后记者得知此事,很感动,说许总为我们记者挡驾,我们更应该好好干了。

  有人把新闻比作航船上的瞭望哨,许勋正是站在瞭望哨上的一名指挥员,他始终以区域经济竞争的眼光观察市场经济的风雨,探测德清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。

  进入1998年的德清,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年——德清在经历了19931994两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,渐渐陷入发展“瓶颈”。而这些年,周边县市的民营经济、苏南的外向型经济正高歌猛进,区域经济的竞争态势已呈剧烈状。德清明显地落后了。许勋和当时的许多领导、群众一样,感到了忧虑、焦急和紧迫。

  1998年底,中共德清县委在莫干湖畔召开理论务虚会。会议把使命感和紧迫感化为加快发展的巨大动力。县委主要领导决定在全县上下开展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。

  许勋的大脑又燃烧起来了。一面组织文章,一面安排记者下浙南、上苏南采访。

  开篇之作《20年后看德清》,执笔者许勋一气呵成。“思路不能一以贯之”、“爱评论”、“爱争论”……束缚德清发展的枷锁一一见诸报端,振聋发聩。文章结尾处迸发出时代的最强音——“莫干山和运河都在发出吼声:德清,挣脱这些无形的羁绊吧!”。文章见报当天,立即在全县上下引起强烈反响,虽非洛阳纸贵,的确一纸风行,影响久远。

  继开篇之作后,《全国第一锤敲响了什么?》、《高科技: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》等一篇篇文章接连推出,掀起了一浪又一浪高潮。

  1999年,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开篇《睁大双眼看周边》,又是许勋执笔。在大讨论中,德清经济开始爬坡、回升。2000年发起的第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,开篇的题目《我们能松口气了吗?》也出自许勋。

  在县委的统一部署决策下,许勋作为一名新闻报道的策划者和主要实践者,竭诚尽心,披肝沥胆,为德清经济重振发展雄风,摇旗呐喊,营造了良好的正确的舆论氛围。

  熟悉了解许勋的人都说,许勋做新闻是拼命的,也就是说他工作起来就忘记了自己。

  提起1999630日发生在德清大地上的洪灾,很多德清人都心有余悸。那时,黑云压城,大雨滂沱。洪水一寸寸向堤坝逼近。“天灾不由人,抗灾不由天”的精神,在德清洪亮的抗洪口号声中诞生,所有的记者都派往各乡镇的抗洪前线,日夜在泥水中采访。报社只留下了许勋和4位编辑。深夜12点,有稿子发来;凌晨一点,还有稿子发来。照排、机房的工人都等候在那里。“再等等,再等等。要把最新的抗洪新闻发上版面”,几乎每天的拼版时间都是在凌晨拂晓时分。

  一连五天,记者在抗洪现场的泥水中滚爬、在农家床板上写稿。在报社编辑部,许勋和同事们也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。许勋办公桌的下面放着脸盆、毛巾、牙膏、牙刷,角落里放着方便面。一连五天,他都是吃住在报社。每天当许勋签完最后一张报纸清样时,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。看到报纸上一篇篇“今晨报道”的新闻稿,许勋和同事们都忘记了劳累。

正因为许勋的新闻才华和献身精神,像一片燃烧的火焰,使得莫干山报社副总编辑这一岗位熠熠生辉。在整个编委会的共同努力下,《莫干山报》成为浙江省综合实力“十强”县市报之一,创造了一张报纸的一段辉煌。

 

好人的背后——

学习不间断,做人讲品牌

 

  还是许勋在德清绸厂当一名纺机加油工时,他抽空就在车间角落里读报。这天,报纸上一篇题为《学习可以改变命运》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他。这篇报道说有一位修鞋匠凭借自己的努力,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书。许勋牢记了修鞋匠律师说的一句话,“学习可以改变命运。”

  许勋没有专业文凭。他从绸厂的加油工到通讯员,到记者再到副总编,每一步都迈得踏踏实实,让人服服帖帖。其诀窍就是学习。许勋好读报,很早就出了名,到报社以后,好读书。他出差、旅游、探亲、访友等,都喜欢逛书店,看到有用的好书,不问价钱就购买。

  许勋的学习不为文凭不为职称,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,他好读书能和实际结合起来,和工作结合起来,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。成年累月,就有了自己的知识积累,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,有了自己的策划创意。

  1999年,报社为适应发展需要,作出了记者一律用电脑写稿的规定。许勋带头练习打字,不懂就向记者请教。经过几天的摸索后,他花费两个小时,用键盘敲出自己的第一篇200多字的稿件后,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之中。他立即询问同事们的电子信箱,每天都给同事发邮件。

  许勋学会打字后,就学习上网,视野更宽了。2001年,人民网举办庆祝开通五周年征文活动后,他积极参加并在《与人民网亲密接触三步曲》中写道:“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。19975月,当我在新华社培训时,新华社的老师告诉我人民日报有个网站,令我颇感意外。因为当时,连新华社的著名记者都在抱怨,外国记者的名片上有‘电子信箱’一栏,而我国的记者却没有。我们在基层工作的记者那时就更不知道网站、电子信箱为何物……1999年,我们报社上了网。今年,我家里也上了网。作为一名记者,我几乎每天浏览人民网,我从一个网盲成为天天在网络上乐此不疲的网民。今年1118日凌晨,我一时兴起,写了篇《不朽的“华威先生”》一文,随手发进人民网的网友投稿信箱。谁知1120日上午,我一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,就看到人民网编辑的来信,告知我稿件已经在观点频道发表。”这篇文章获得了人民网征文优秀奖。

  2002年,许勋参加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的学习。他十分珍视这次学习机会。课课不缺。即使后来他患病住院动手术,只要精力允许,脱的课他也要想办法补上。2004年春,他已经是生命垂危,还惦记着研究生班的作业。三年,二十多门课程、二十多篇论文,许勋一课不缺、一篇不少。在许勋病逝几个月后,研究生班的结业仪式在上海复旦大学校园举行。辅导老师捧着许勋遗留的一大沓作业,欲说不能,欲罢还休。

  俗话说,十个人讲你好,十个人讲他好。但如果让这二十个人讲许勋的话,他们人人都会说许勋好。

  时刻以感恩回报的心态生活在人群中,是许勋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基调。

  “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、很自觉,从来不用大人替他操心。”许勋的姑妈回忆许勋,不禁潸然泪下。“许勋从小就非常尊重、孝敬长辈。记得他还在五六岁的时候,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,粮食非常紧缺。暑假里有一天,我带他去二都乡奶奶家玩,他小小的年纪,竟知道从家里带上几个红薯给奶奶送去。”

  许勋的心里只有别人,惟独不考虑自己。知道许勋的人都这么说。

  在德清绸厂,许勋关心、爱护职工,处处为职工着想。上级有关改善职工权益的政策变动出台后,许勋就积极向上争取,以求早日落实。许勋在厂里还兼管职工的生活,职工有了困难,他总是千方百计加以帮助解决。乾元镇丁山横二弄潘丽华的孩子因滚水烫伤,许勋亲自把孩子送到杭州治疗,同时,在厂里发动职工募捐救济。许勋对职工的关怀帮助,点点滴滴,实在是难以计数。

  他对工作顶真,但对荣誉却总是谦让。德清绸厂里给他一次休假机会,他推托家里有事;报社给他一次劳动模范的荣誉,他说:应该让给在一线辛苦采访的记者。

  许勋家曾住武康东苑小区的一幢商住楼内,有一次线路更新,几户人家的电表都不转了,电费单子开过来都为零。一段时间后,许勋知道了,马上打电话给有关部门,请他们来检修电表。过了一个月,电费还是零,许勋再打电话催。后来电工来检修了电表。许勋事后说,每月贪图这几十元的便宜,弄得自己心里不塌实,没意思。

  许勋对待同事如此,对待公事如此,对待家人也是如此。他把对家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。许勋作为报社分管业务的副总编辑,经常上夜班。回家晚了就影响家人的休息,妻子长期患有失眠症,许勋很内疚。渐渐形成了趴在床上看无声电视的习惯。深夜回家,就打开电视看新闻,把电视调到静音状态,趴在床上凑近观看,电视画面和字幕,了解新闻事件和人物的动态。

  许勋,就像一团火,燃烧着自己,温暖着别人。这并非许勋不知道温暖自己,而是他的性情使然、品格使然。2003年底,他在病中给好友、县供电局副局长周蔚寄去了一张明信片,上面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:也留点光明给自己。在病中,许勋想到了给自己留点光明。但是一遇到工作上的事情,遇到同事有困难,他又把自己忘记掉了。

  记者在整理许勋的遗物时,发现有17本笔记簿,记录他的思想和采访素材。其中一本《党员学习笔记》记载着他的这样一段话:“我坚持用一名党员标准要求自己,时刻想到权力是党和组织给的。只有用毕生精力向组织回报,完成工作是最好的回答。”写这段话时,他已经在新闻单位摸爬滚打了10多个年头。

他曾多次说过:“我们都是凡人,不太可能有惊天动地的事迹。但是,做人的品牌可以打造,就是靠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。”是的,生命的过程在于细节,人格的力量在于小事。许勋就是凭借着无数的细节之星火,燃烧成了一柄火炬,亮在我们的前面……

 

生命的最后——

与死神抢夺时间

 

  长年累月地超负荷工作,许勋积劳成疾。2000年开始,许勋就患胃溃疡,长期服药。从2001年底起,报社编委会出于对许勋的身体健康考虑,安排许勋分管经营工作。然而,他的忘我工作精神却不让自己有丝毫的松懈。他分管经营以后,报社的广告额每年都以100万元的幅度递增。但许勋的身体却每况愈下。

  2002年春节过后,许勋病倒了。胃癌!同事们都惊呆了。36日,许勋在县人民医院动了第一次手术。“手术很成功。”同事们为之揪紧的心放松了。

  出院后没几天,许勋就出现在报社了。他戏称自己是出了一趟公差。

  在单位里,许勋依旧是那么乐观。同事们善意地向许勋隐瞒了病情真相,许勋也从不向别人讲起他的病情。他默默地加紧了工作节奏,像是在和病魔抢夺时间。

  2003年,对《莫干山报》而言,是多事之年。5月份,筹办并经营《莫干山报》10年的主要领导更替。8月份,又传来中央整顿县报的决定。报社上下,人心浮动。许勋一边利用电子邮件,向同事发信,希望大家支持新领导的工作,另一方面,及时将有关报业整顿的信息告诉大家。同时加紧了广告发布和催款的步伐。

  此时,许勋在承受和同事一样的精神压力外,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。他像一名无畏的战士,一边在身体和意志上与病魔作顽强的抗争,一边抓紧时间工作、工作。

  许勋坚持做化疗,做锻炼。上班以后,他坚持步行上下班。去医院做化疗,也步行。而在治疗中,许勋仍是念念不忘工作。县人民医院护士梁芳红说:许勋对时间抓得很紧,有空了就在病榻上用手机给同事打电话、发短信。与死神抢夺时间。

  2003年国庆长假,许勋夫妇和同事去临安天目山旅游。当时,面临要么再登几米上山顶,乘车下山,要么走下山的选择。许勋坚决要走下山。许勋就是要以自己毅力,击退病魔。

一夏一秋,许勋像一个健康人一样上班,努力工作,操劳单位,操劳同事。许勋总以为病魔会被他的顽强意志所阻挡。但是,癌症,还是露出了它的狰狞和狠毒。

  200312月份,报纸将在整顿的风暴中行停刊,而许勋的病情再一次恶化。

  1230日,许勋在杭州浙一医院动了第二次手术。

  元旦过后,已经停刊的报社工作人员纷纷前往杭州探视许勋。和病榻上的许勋相互鼓劲、勉励。同事们告诉了许勋一个喜讯:2003年广告额创造了历史记录,达到了580多万元;许勋吃力地睁开眼睛,也告诉了大家一个喜讯:“我能够咳嗽了。”原来他在昏迷中还在琢磨和病魔的斗争,能够咳嗽,是许勋的又一个胜利。

  2004112日,严冬的天空阴沉着。报社全体员工聚集三楼大会议室。突然,许勋头戴绒线帽,身穿宽大的棉睡衣,迈着蹒跚的脚步,走进会议室。大家都惊呆了。主席台上许勋面容消瘦,脸色苍白几乎无血色,显得非常疲惫。如一名长途跋涉者,挪动着最后的步履。会议行将结束时,他说话了,“报纸就要停刊了,在座的都觉得冤,我心里更冤。因为当一名记者,是我从小的梦想!但是,我们的报纸是一份党报,我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中央的决定,坚决执行!”说着说着,他的声音夹着哽咽,颤抖起来,听者无不动容。停顿很长时间后,他一边喘着气,一边迸发出最后一句话:我们要相信,太阳每天都是新的!

  许勋天天去医院治疗。能步行的时候步行。后来,渐渐瘦弱,走不动了,就在妻子的搀扶下坐三轮车,从不主动要求单位派车。

  218日,《今日德清》创刊,随后,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成立。许勋被任命为中心副主任。单位的构架、媒体的定位,许勋依旧操心。但是万恶的病魔再次将许勋击倒。许勋再次住进了县人民医院。这时,他已命若游丝。但是他还惦记工作,惦记着新生的单位和同事的生活情况。

  5月上旬,许勋已生命垂危。但是他对前来看望的人说,患的是“肠梗阻”,只要动手术开通了以后就好了。他经常问医生:什么时候可以上班?许勋的主治医生说,从来没有看到过许勋这样一心想着别人,一心想着工作的人。

 

  5月14日,绵绵的细雨是无声的泪水。在德清殡仪馆,许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在这里举行。黑纱素花,哀乐呜咽。许勋的亲属、同事、上级领导、生前好友,甚至他的读者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告别。镶嵌着他的名字的挽联——“铁肩担义胸中正气得赞许;妙手著文笔下精彩写功勋”,是他一生为人、为文的真实写照。

  下午2时,许勋的骨灰安放进公墓。这时,天色突然放亮,气温瞬间回暖。仿佛许勋燃烧生命的热量还在关照着我们!

  让我们记着这个燃烧生命的人吧!

作者
分享到:

相关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