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昨天,禹越镇栖风村路口一户农家晒谷场上分外热闹。一张长条凳、四块长围巾、三块红砖头、一把裁缝剪刀……30多位农村巧妇展示了围巾编结手艺。
9点15分,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,巧妇们齐刷刷地编了起来。几个较为年轻的妇女坐在最前头,速度最快的沈娟英,左手拿起三个已经搓好的围巾下摆,右手拿上一搓长线,左右绕上两圈,再用一根细线固定,“咔嚓”,剪刀一剪,一个“灯笼”就挂上了。果然是年轻人手脚利索,沈娟英不到5分钟,一块围巾就打好了。
比赛中,74岁老太太钟文囡(见图)可算是全场的焦点,不少村民围在老太太身边看。尽管是年龄最大的选手,可钟文囡毫不逊色。搓绳、上挂、绕线、固定……老太太动作挺麻利,还时不时看看旁边的选手,观察一下自己的进度。看到自己没被落下,老太太脸上时不时露出慈祥的笑容。
9时31分,绕线、上挂、固定……一剪刀下去,沈娟英激动地喊出“打好了!”裁判员说,冠军一共花了17分钟就完成了比赛。速度快还不行,得看看质量再说。围巾供应厂家仔细查看“灯笼结”后宣布:“没问题,过关。”沈娟英会心地笑了。
随后十多分钟,其他巧妇们陆续完成比赛。当场宣布比赛结果,给获奖选手颁发奖品,现场气氛相当活跃。“今天参加这个比赛非常开心,除了在家带孩子,我们这些农村妇女领围巾回家搓绳打结,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五六百块。”60岁的吴金娥拿着奖品笑得合不拢嘴。
目前,禹越镇从事围巾打结的农村妇女有4000多名,年创造产值1500多万,加工好的围巾出口到中东国家。
禹越镇工会主席沈杏仙说:“围巾打结在禹越已兴起四年,是当地农村妇女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。此次‘巧妇比巧手’围巾编结技能比赛,既让她们切磋手艺,又让她们在欢快中迎接‘五一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