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日,一家展示身边“小人物”道德风采的“道德馆”,在浙江德清揭牌了。当天,受邀而来的道德模范成了参观者追捧的“明星”。76岁的老人朱天荣被参观者团团围住,要求在开馆首日封上签名。作为当地著名的“环保爷爷”
21日,一家展示身边“小人物”道德风采的“道德馆”,在浙江德清揭牌了。
当天,受邀而来的道德模范成了参观者追捧的“明星”。76岁的老人朱天荣被参观者团团围住,要求在开馆首日封上签名。作为当地著名的“环保爷爷”,老人不仅用自己积攒下来的1万元钱作基金设奖来奖励环保者,还常和老伴一起自费到工厂、学校宣传环保。“老人家常来我们学校给孩子讲课,看到他特别亲切。”53岁的教师章铁武说。
12岁的吴梦鋆在现场收集了10多位道德模范的签名。她告诉记者,在“道德馆”的展品中,自己最难忘的是一辆装满煤球的平板车。这辆车的主人叫陆松芳,以拉煤为生,生活清苦。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三天,老人向灾区捐出了11000元。事实上,赚这笔钱,老人要拉两年多的煤。“这些签名非常有纪念意义,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。” 吴梦鋆说。
“引寿5000,荣仙8000,双毛29000……”一张写满名字和数字的香烟壳,则让小学生刘璐瑶对“诚信”二字有了具象的认识——这是德清县一位农妇蒋引娣用来记债的,她之前做小生意失败,欠下24万元,后来靠养猪赚钱,用了10年还清债务——“听讲解员说,这个阿姨钱在手里还没拿热就去还给别人,我要向她学习讲信用。”
“人有德行,如水至清”,德清县名蕴含道德含义。事实上,来自民间的道德力量也非常深厚,近年来,22个普通老百姓自己拿钱设立了“草根奖”奖励老百姓,全县涌现出各类公民道德先进典型5000多人,其中两人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。
当地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,公民道德教育馆就像当地的“精神档案”,展馆一改一般展馆的封闭性,而是充分利用了房子的前后走廊并在周围安装了落地玻璃,使“道德馆”一天24小时向观众展示。(2009年10月22日 人民日报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