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在线 | 浙江新闻 | 浙江日报 | 潮鸣天下 | 彩票 | 杭城就医挂号 [加为收藏] [设为首页]
我要投稿 ·我要报料 ·《德清新闻》数字报 ·新闻热线:0572-8889090
网站首页 | 新闻中心 | 时政要闻 | 社会民生 | | 乡镇 部门 | 德网专题 | 德清旅游 | 网上道德馆 | 拍卖公告
您现在的位置: 德清新闻网 >> 德清摄影 >> 德清图库
文字:   打印

“圆坑”是自然风化的杰作
www.dqnews.com.cn 2009-11-13 德清新闻网

    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: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微博、微信、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德清新闻网”,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。如有违反上述规定,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

 

  天泉山大洋里巨石上的神秘“圆坑”,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。这段时间,一批批游客带着好奇,前去观赏。

  为解开“圆坑”之谜,连日来,记者一方面通过网络联系专家,一方面在本地寻找相关专业人士。工夫不负有心人,记者终于在武康找到了一位地质学方面的工程师,并与他上天泉山作了考察。

  苏德基是原德清矿产公司退休工程师,1960年毕业于重庆地质专科学校。苏德基曾是国家地质部第四勘探大队队员,大学毕业至退休一直从事地质矿产工作,曾参与《德清县志》“地质、地貌”一章的审阅工作。

  得知天泉山大洋里巨石上有“圆坑”,苏德基工程师谈了自己的初步判断,但是他表示,只有经过现场勘察后才能作出结论。

  11月6日,记者与苏德基前往天泉山。

  在那块巨石上,苏德基仔细观察了“圆坑”,拿出铁锤四处敲击(左图),还沿着天泉山大洋里走了一圈。随后,他又登上位于天泉山西北侧的德清最高峰——五指山,了望周围群山。
  最后,苏德基向记者表示,根据观察判断,“圆坑”应该是风化形成的。

  苏德基分析说,天泉山岩石不是花岗岩,是一种安山质的含晶屑、岩屑的凝灰熔岩。这种熔岩含有晶屑、岩屑,由于风化程度不同,使得岩石表面呈蜂窝状。熔岩中的较大岩屑,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逐渐风化掉了,于是岩石表面形成了圆坑。

  苏德基还在几个圆坑中央找到尚未完全风化的岩屑(右图)。他用锤子敲击,其硬度明显低于周围岩石。苏德基说,这是最好的说明。

  那么,天泉山大洋里这块带有圆坑的巨石是怎么出现的呢?

  苏德基作了这样的解释:早在3.75亿年前,德清境内乾元镇以西地区一直沉在海中,以东地区却裸露在海面之上。距今1.95亿年前,受地壳运动影响,全县隆起成陆地,但幅度不大。到晚侏罗世,强烈的火山运动遍及全境,西部的岩浆入侵活动达到高峰期。侏罗纪末,火山岩浆活动逐渐减弱,形成西部低山区。“天泉山上散布的巨岩,就是这次火山喷发后的造山运动中,山体岩石在自然平衡过程滚落下来的。”

  考察结束后,苏德基笑着说,这是他的个人判断,以后还可以请相关专家作进一步考察。

作者: 记者 宣宏 文/图
分享到:

相关稿件